污染來源/電磁污染 1)、高頻感應加熱設備例如高頻淬火、高頻焊接和高頻熔煉設備等。2)、高頻介質加熱設備例如塑料熱合機、高頻干燥處理機和介質加熱聯動機等。3)、短波超短波理療設備。4)、無線電廣播通訊。5)、微波加熱與發射設備。危害范圍(1)電腦0.6--1.5米的距離內(2)居室中電視機、音響等家電比較集中的地方(3)工、科、醫的電氣設備及VDT周圍(4)廣播電視發射塔周圍(5)各種微波塔周圍(6)雷達周圍(7)高壓變電線路及設備周圍。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電磁輻射對易爆物質和裝置的危害高電平電磁感應和輻射可以引起易爆物質和電爆兵器控制失靈,發
環保、公安配合,環境污染犯罪罪責難逃。 應江蘇省啟東市公安局協助請求,市環保局近日派出精干執法力量,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在無錫市錫山區錫山開發區一家塑料粒子粉碎作坊,確認了今年初查獲的一起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中的部分危險廢物,轉運到了此處。 證據終于坐實。 據悉,這是啟東市環保、公安聯動,跨界追繳危險廢物的第一案。這起案件的成功偵辦有力地震懾和打擊了轄區內的污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隨著“兩高”《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的落地生根,啟東各級環保部門和公安機關之間的協作配合正在不斷增強并
第15號臺風“洛克”21日登陸日本,帶來大雨,導致4人死亡,數十萬人接到疏散通知。“洛克”當地時間14時左右在日本中部靜岡縣濱松市附近登陸,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登陸前,“洛克”給日本中部和西部多個地區帶來暴雨。日本廣播協會報道,截至21日下午,4人確認死亡,3人失蹤,41人受傷。遇難者多數是老人。21日上午,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莊內川河中出現一具男尸,推斷年齡為50至60歲。同一地區一名66歲男性20日在自住房屋頂上修理排水溝時墜落身亡。20日下午,愛媛縣西予市一名79歲男性告訴家人,要去河邊看看,繼而失蹤,尸體21日出現在
核技術(nuclear technique)是指以核性質、核反應、核效應和核譜學為基礎,以反應堆、加速器、輻射源和核輻射探測器為工具的現代高新技術。具有高的靈敏度、特異性、選擇性、抗干擾性、穿透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亦為自然科學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開拓的重要交叉學科有核農學、核醫學、同位素地質學等。此外,它在國家安全中占有重要位置。核技術誕生于20世紀初,自1896年H.貝可勒爾發現了鈾鹽的放射性后,隨著鐳和釙以及人工放射性的發 現,原子核模型的建立,同位素示蹤概念的引入等,隨即將核科學技術的開創性知識投入應用,如夜光粉用于鐘表業
[據aljazeera.com2017年8月20日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改變了他有關伊朗核協議的發言論調。在早些時候,魯哈尼稱,如果美國繼續對伊朗實施制裁,伊朗準備退出《伊朗核協議》。而在8月20日的發言中,魯哈尼稱,伊朗新政府的首要外交政策是保護伊朗核協議不被美國撕毀。 魯哈尼8月20日對伊朗議會宣稱,“伊朗外交部長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全面聯合行動計劃》(JCPOA)的后援,不讓美國和其他敵人達到目的”。魯哈尼上周曾宣稱,如果美國對伊朗施行新的制裁,伊朗將
【美國核管會網站2017年5月31日報道】 美國核管會(NRC)已批準西北能源公司(Energy Northwest)提交的一份申請,準許該公司將哥倫比亞核電廠的功率提升1.7%,即從約1190 MWe提升至1210 MWe。西北能源準備從2017年5月開始啟動功率提升工作。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核管會已總計158次批準核電機組提升功率申請,獲準提升的功率達7365 MWe——相當于新建7臺1000 MWe機組。
據韓國KBS電視臺3月19日報道,2年前曾經發生核泄漏事故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8日晚發生停電事故。據報道,由于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停電事故,裝有該核電站的1號、3號和4號反應堆使用完畢燃料棒的冷卻水池的冷卻功能于18日晚7時停止。不過,日本媒體報道稱,1號反應堆和3號反應堆的注水功能正常,暫不存在核泄露威脅,福島核電站目前正在進行緊急搶修。兩年前的3月11日,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造成日本上萬人死亡,由此導致的福島核事故也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之一。據悉,福島第一核電站在事故發生后的兩年內,曾多次因為電源問題造成冷卻系統故障停止工作。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和服務活動的單位以及從事相關管理活動的部門依照本法規定,組織、實施清潔生產。 第四條
關鍵字:HFM-III 沾污儀,沾污儀,HFM-III
HFM-3型α/β手腳污染儀是上海仁日用于核電站或相關核設施廠房放射性控制通道上,對來自控制區內的工作人員的手部和腳底部進行表面污染監測, 以便及時發現污染和防止污染轉移的監測設備。它也可以用于其它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部門,是核輻射防護領域的重要設備,是核電站或相關核設施及其它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部門保證安全生產的手段之一。
主要作用:
1 通過對被測人體的手部、腳部表面污染水平的測量,判 斷其污染水平是否超過業主規定限值;
2 通過及時分析儀器保存的測量數據,發現事故隱患;
3 避免控制區與非控制區的交叉污染,防止污染擴散。
產品特點
本儀器選擇平板型流氣式正比計數管作為探測器,具有維 護簡單、使用壽命長、能量響應好等特點。可以方便的使用放射源來檢查儀器是否正常工作。儀器通過一次測量(3-10 s)即可完成對被測人體的雙手、雙腳表面的污染監測。如果被測人體的手腳表面有污染,則儀器自動報警并指出污染具體部位。儀器的整個監測過程完全自動化。
技術規格
●探測器類型:平板型流氣式正比計數管,六只
●監測射線類型:α、β
●顯示單位:Bq/cm2及cps
● 探測器靈敏面積:
手部
●對α、β效率不低于30%
●在探測器測量窗處,對能量為150 keV~7 MeV之間的入射輻射的響應與參考能量的響應的差別不超過60%
●在測量時間10 s,環境本底為10 μR/h時的最低可探測下限:
對β為0.40 Bq/cm2
對α為0.04 Bq/cm2
● α、β串道比符合EJ/T586的相關要求
● 尺寸:1450(高)×1000(長)×650(寬) (mm)
● 溫 度:0~
產品名稱: REN-GM-L 輻射探頭
產品描述: REN系列智能化輻射探頭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機配套使用,也可以單獨配套RenRiArea輻射區域監測軟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訊能力。所有探頭均可單獨外接報警燈,在超閾值的情況下就地給出聲光報警。 1、測量射線類型:X、γ射線2、探測器:GM管探
產品名稱: REN800 中子劑量率儀
產品描述: REN800型中子周圍劑量當量(率)儀 采用高靈敏的進口He-3管作為探測器,反應速度快。該儀器使用方便;靈敏度高、抗γ性能好、能量響應特性好,即可用作便攜式儀器又可用作固定式中子劑量監測儀。此外通過配套的RenRiRate輻射劑量管理軟件可將存儲的
產品名稱: REN600 表面沾污檢測儀
產品描述: REN600Bα、β表面污染檢測儀采用閃爍探測法,用來檢測放射性工作場所和實驗室的工作臺面、地板、墻面、手、衣服、鞋等表面受α或β(γ)放射性污染的程度,也可對密封型α、β同位素泄漏水平進行檢測。儀器具有較高的探測效率;此外通過配套的 RenRiRate輻射劑量管理軟件可將存儲的數據讀
產品名稱: RenRiArea 輻射監控信息系統
產品描述: 為了加強對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安全運行的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環境,根據輻射防護三原則與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考慮人為操作失誤、射線裝置和放射源意外故障等原因可能引發的放射性危害,有必要建設一套在線xγ射線監測報警系統。 在線式xγ射線監測報警系統通過計算機遠程集中監測,完成對放射性
產品名稱: REN200B 個人劑量監測儀
產品描述: REN200B型X、γ輻射個人劑量當量HP(10)監測儀(簡稱:個人劑量報警儀)內置高量程蓋格計數管為探測器,主要用來監測各種放射性工作場所的X、γ以及硬β射線的輻射,具有較寬的測量范圍。能顯示工作場所的劑量當量率和累積劑量,更換電池時,日期及累積數據能永久保存。可選配RenRiPersonal個人
產品名稱: REN300A加REN-3He-N 中子劑量當量率儀
產品描述: 本報警儀由REN300A在線輻射安全報警儀和REN-3He-N中子探頭和REN-GM-L X、伽瑪探頭組成。該輻射報警裝置是采用特殊設計的前置放大電路,具有靈敏度高、操作方便、自動顯示、數據存儲和超閾值報警等特點,能實時給出x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的輻射劑量率。考慮到現場操作、應急快速響應的需要,主
HFM-3型α/β手、腳污染儀,個人劑量報警儀,個人劑量儀,個人劑量監測儀,個人輻射報警儀,個人劑量計
上海仁日輻射防護設備有限公司(Shanghai Renri Radiation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上海仁日科貿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021-69515711 手機:13818065015 傳真:021-69515712 Email:market@renri.com.cn
QQ:1993509414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509號福瑞大廈516室 郵編:201824